主页 > 养殖

肉牛紧急饲养技术指南

2023-10-23 03:50:28 0

目录第一章牛场工作人员应急管理第二章肉牛繁殖应急技术一.肉牛本交繁殖应急技术二.肉牛新生犊牛的护理技术三.肉牛繁殖性能维护应急技术第三章肉牛应急饲料调理技术一.架子牛和青年牛饲料应急调节技术二.肥育期肉牛日粮应急调节技术三.繁殖母牛应急饲养技术第四章肉牛疫情应急防控技术一.牛场生物安全应急控制技术二

目录

第一章牛场工作人员应急管理

第二章肉牛繁殖应急技术

一.肉牛本交繁殖应急技术

二.肉牛新生犊牛的护理技术

三.肉牛繁殖性能维护应急技术

第三章肉牛应急饲料调理技术

一.架子牛和青年牛饲料应急调节技术

二.肥育期肉牛日粮应急调节技术

三.繁殖母牛应急饲养技术

第四章肉牛疫情应急防控技术

一.牛场生物安全应急控制技术

二.牛用疫苗免疫接种应急技术

三.牛场传染性疫情应急防控技术

四.牛前胃病应急防控技术

第一章牛场工作人员应急管理

一.技术适用范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动态清理尚需时日,农村部分道路封闭、人员出入管控等社会联防工作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目前相关物质紧张受限的情况下,应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做好牛场工作人员的应急工作。 本技术适用于肉牛养殖企业(用户)职工疫情防控。

二.技术要点

1、建立抗疫物资储备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牛场应当积极储备足量的消毒液、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喷雾器等防疫物资。

2、加强员工健康管理措施

加强牛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完善牛场再生人员详细情况台账登记,全面掌握牛场工作人员流动情况。 特别是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工作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和管理。

3、建立体温日常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进入体育场进行体温监测,体温37.3时严禁进入体育场,及时安排就医。

4、落实牛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装置和工作流程

洗手、消毒、戴口罩、通风充分,无特殊情况禁止出场。 场内工作人员出现干咳、头痛、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隔离,指导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5、牛场工作人员生产和生活中的防护措施

疫情期间,牛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流程,必须开会的要缩短会议时间,不在封闭空间聚集。

建议有条件的企业,适度关闭管理,最好实行员工分级派驻。

吃饭实行分时段或分餐制,避免同时聚集吃饭、聚会等活动。

明确食堂加工环节严格划分,加强餐具消毒和管理。

牛场生活服务人员应当每天上班前进行体检,测量体温,并留有检查记录。 如有不适应及时按“三早一近”(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处理。

第二章肉牛繁殖应急技术

一.肉牛本交繁殖应急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受限制环境下人工授精技术人员无法到达工作岗位、冷冻精液储备不足、或者液氮供应中断、冻精无法使用,不能繁殖母牛配合的养殖企业(家),可以立即投公牛开展正式交往。

(二)技术要点

1、种公牛的选择依据

根据区域肉牛改良规划、企业产品定位,结合本地可用公牛品种,选择本交公牛。 在企业定位大众化市场时,可选择西门塔尔、夏洛蒂、利木赞等品种的企业在定位高端市场时,会选择和牛、安格斯等品种。

2、公牛种植标准

优先选择与饲养场相邻繁殖的公牛,不便在外选择公牛的,可自行选择繁殖的公牛。 如果通过上述途径不能解决,可以临时用栅栏育肥公牛。

3、选择公牛需要强壮的雄性

所选公牛来源于无传染病牛群,必须保证健康无病、有强壮雄性、精力充沛的品种为纯正或该品种的高代杂种,体型外貌无明显缺陷。 地方品种可选择12月龄以上的公牛,引进品种可选择18月龄左右的公牛,中小型品种公牛体重500公斤,大型品种公牛体重550公斤以上; 但是,不能肥胖。 被选中的公牛尽量体型结构好,充分生长和伸展。 必须避免选择与母牛有亲缘关系的公牛。

4、投入比例

被选中的公牛必须接受一周左右的水刺训练。 自然交配时,雌雄比例为1基1﹕20~30。 为了准确估计预产期和系统登记,采用雌雄分开饲养、母牛发情交配的人工辅助方法,可以提高公牛的利用效率。 成年公牛每天配2~3头牛,每三天可休息一天; 年轻的公牛每天可以配一到两头,每两天休息一天。

5、犊牛处理

这些公牛配种生产的小牛尽管公母全部用于育肥,但不应该留作配种用。

二.新生犊牛分娩与护理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受疫情防控影响,奶牛场技术人员不能按时回归岗位,繁殖技术人员不足,短期内饲料(原料)供应不畅,库存短缺,需要加强新生犊牛助产及新生犊牛护理,提高条件限制下的存活率。

(二)技术要点

1、根据预产期,提前20天准备产房

由于交通受阻,部分牛市场饲料配比变化过快,精饲料短缺,导致妊娠母牛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早产。 因此,根据预产期推算,提前20天为预产期怀孕母牛准备有保温条件的产房,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喷洒84消毒液或生石灰消毒处理后,铺上5~10厘米厚的清洁干燥嫩草。

2、助产技术

牛场技术人员为了应对疫情,不能全部按时返岗,生产支援技术人员不足。 可以对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培训,包括产前的产械和药品准备、分娩时间、胎位检查、分娩方法、注意事项等。 按要求提前准备助产所需的碘酒、高锰酸钾、干毛巾、产科器械、助产绳、扎扎脐带线等; 产科器械用碘酒(或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晒干备用。 在消毒药品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对助产器具进行火焰消毒,对助产绳等进行蒸煮消毒。 培训员工掌握合适的助产时机。 母牛在产房出现分娩征兆时,检查胎位正常,应尽量自由产出,不宜强行牵出。 胎儿头部暴露后,如羊膜未破,可用手撕。 如果胎儿位置不正确,在遇险分娩时立即助产。 分娩时应尽早引出胎儿,以免胎儿窒息死亡。

3、牛早产抢救

)1)牛早产早于正常分娩时间( 273-295天),母牛出现分娩迹象。 母牛精神不安,不吃。 部分阴门水肿可见分泌物溢出,甚至表现为努力。 可见产道部分打开,胎儿进入产道,早产胎牛生产。

)2)发现早产时,及时处理。 早产初期可使用孕酮胎儿保护(根据说明,谁推荐剂量),减少子宫收缩。 如阴门外分泌物多见,有努力责任或胎儿心率异常等,需根据情况准备助产。

(3)早产犊牛一般体弱,需要保温,清洁口鼻粘液,有条件可充氧。 人工哺乳(宜初乳)提高犊牛抗病力和营养。

)4)母牛喂饲优质饲料,加强护理,加快早产后体力恢复。

)5)在条件有限、环境安静卫生的情况下,通常早产胎儿容易生产。 主要是预防。 特别注意饲料的质量和供应。

4、牛难产抢救

)1)牛难产是正常分娩时期,妊娠牛分娩时间长,须不断负责,焦虑不安。 尤其多见于初产牛,有精神紧张引起的生产力异常和宫颈收缩等。 常见阴门外悬吊胎囊,胎水流失; 部分前肢进入产道或后肢进入产道时间长,生育缓慢; 胎儿姿势异常,不能进入产道。 随着缺氧,胎儿的心率可能会下降。

)2)要早发现,早处理。 助产时,需判断胎儿是否存活,胎儿姿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母畜停壳时需推回矫正,辅助牵拉。 辅助牵引时,暴力牵引容易损伤产道,牛努负责时需要配合牵引; 羊水流出过快或产道阻力较大的,可使用石蜡油或食用油润滑产道; 生产力不足时,可肌注催产素和雌激素(按说明书给药),使用时注意宫颈是否开口,避免子宫过度收缩导致子宫损伤。

)3)发现胎儿过大、胎位异常、矫正困难、子宫扭转等需咨询兽医,必要时需剖宫产。

)4)产后由于胎儿生育时间长,容易造成胎儿缺氧窒息。 及时清理口鼻粘液,必要时采取压迫胸部急救、保温等措施。 帮助胎儿站立吃初乳。

)5)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需要注意卫生。 无助产设备和助产药物,可用绳子固定在胎儿前后或后肢辅助牵引,产道最好用食用油润滑或肥皂水润滑,产后可用抗生素产道涂抹,减轻后续感染。 如胎位异常,可牵引至斜面等位置,使母牛前低后高,便于调整胎位。

5、新生犊牛护理技术

(1)及时清除粘液,保障呼吸通畅。 牛产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耳及身体粘液。 牛一般会舔小牛的粘液。 母牛不能舔粘液时,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擦拭全身的粘液,避免着凉。 特别注意擦拭口鼻粘液,避免呼吸受阻。 小牛口周围粘液堆积,不呼吸或呼吸微弱,但可发生心脏跳动的假死现象,不要轻易放弃救治。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用消毒的软布清除小牛口腔周围的粘液,使小牛仰卧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倒置拍打胸部使粘液流出。 如果不及时救护,小牛会死亡。

)科学切割肚脐,避免脐炎。 母牛一般在分娩时脐带会自然撕裂脱落,无需结扎。 如果小牛出生后脐带未切断或过长,用消毒剪刀在距离小牛腹部10厘米左右切断,榨取滞留在脐带内的血液和粘液,用5%的碘浸泡2~3分钟结扎。 切记不要将药液灌入脐带内,以免引起脐孔周边组织充血、肿胀继发脐炎。

)3)称初生重,记录初生重等性状。 擦拭小牛身体后,吃初乳前,必须立即称重并记录。 肉牛育种场应拍摄犊牛,做耳标,建立系统,记录初生重、毛样特征等性状,以便日后评估选配效果和犊牛生长发育情况。

)4)多喂初乳,尽快获得抵抗力。 小牛必须在出生后30~90分钟内把初乳喂饱。 如果小牛一开始不想本能地吮吸母乳,就会人为地将小牛的头引导到乳房下,将乳汁挤出手指,喂给小牛吃,再引导到乳头让小牛吃奶,让它尽快吃好,让它吃好初乳,免疫球蛋白形成抗体

母牛营养不良且无初乳时,用以前冻存的其他牛的初乳代替饲喂。 无冻存初乳时,可在初乳中添加维生素A 2000 IU、60毫克土霉素,每次2公斤替代初乳。 第一次哺乳后,服用液体石蜡或蓖麻油50毫升,促进胎粪排出。 5~7天后停止给予维生素a,将抗生素减半至20日龄左右。

)5)精细饲养。 犊牛出生后一周内,犊牛和母牛均安排在室温18~ 20的产房活动,自由吸吮母乳。 从第三天开始,可以给小牛喂35左右的热水。 一周后,可以引导小牛进食。 在此期间,要做好犊牛饲养管理工作。 特别是要优先满足母牛自身基础代谢和哺乳的需要,确保母牛的健康和犊牛充足、优质的母乳。

要保持产房和犊牛舍清洁卫生,做到“三勤”和“三净”。 三勤(勤打扫、换草、勤观察; (三净)饲料净、畜体净、工具净。 犊牛出生1周后,可在产房或舍内自由活动,如果10天后天气晴朗,可在室外运动场每日运动1~2次,每次30分钟。 随着日龄的增加,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提高犊牛体质。

三.肉牛繁殖性能维护应急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受疫情防控影响,配种人员不足时,可利用同期发情、定时输液等繁殖技术,减少基层配种人员的流动性和回访次数。

(二)技术要点

应急状态解除后,可增加前期营养不足的空怀母牛精饲料供应量,使其尽快恢复育肥状况,同时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缩短空怀期。

1、同期发情处理

)1) CIDR PG法。 发情期任何一天为第0天,给予CIDR,同时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第7天取出CIDR,同时肌肉注射氯前列腺素( 0.4~0.5 ),第8天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 这个方法虽然高效,但成本也很高。

)2)两次PG法。 每隔11天肌肉注射两次氯前列腺素( PG )的方法。 即,在第一次处理后,10~12天后,对全组牛进行第二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后,准时失败。 这个方法成本比较低。

)3)两次GnRH法。 发情期任一天,为第1天,第1天注射GnRH 100~200微克同时注射hCG 3000国际单位; 第8天注射氯前列烯醇( pg(0.4~0.5毫克); 第10天第二次注射GnRH 100~200微克。 第11~12天观察发情,根据情况及时输液。 该方法实际操作比较简单。

2、及时调配

根据发情时间,间隔6-8小时输第一次,再间隔10-12小时输第二次。

为了达到更好的接种效果,输液前1小时可注射促排卵3号50微克。 此外,配种前注射维生素ade5mL/头,对提高母牛受胎率也有一定作用。

第三章肉牛应急饲料调理技术

一.架子牛和青年牛应急饲养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在有限环境下,因人工、交通运输、自然灾害等原因,短期内饲料供应不畅、库存不足等情况下的架子牛和青年牛应急饲养。

(二)技术要点

架子牛和青年牛以骨骼和肌肉生长为主,是肉牛骨骼构建的最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牛的营养受到限制,如果能保证骨骼正常发育,后期会有很强的补偿生长效应。 因此,遇到突发情况,应及时调整日粮配方和饲喂方式,优先保证骨骼生长和群体健康,增重排在其次。 在攻克难关的同时,尽量确保肉牛群体的健康,为受限环境解除后肉牛的快速生长做好准备。

在饲料短缺的特殊时期,无论是精饲料短缺,还是粗饲料短缺,都应尽量平衡能量和蛋白的供应,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必要时减少饲料用量。

1、精饲料不足或粗饲料不足

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状况进行饲料配比调整,营养不均衡的,应优先满足能量和蛋白需求,同时注意补充矿物元素钙磷。

精饲料不足时,提高粗饲料比例,最高85-100%; 同时增加每日采食量10-20%。 粗饲料不足时,提高精饲料比例,最高75%; 同时降低日采食量20-25%。

2、精饲料和粗饲料都短缺

在牛场精饲料和粗饲料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要尽量满足架子牛和青年牛的维持需要。 不需要调整日粮配方,只需降低每日饲喂量,饲喂量为正常采食量的65-70%。 喂食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变。

二.肥育期肉牛应急饲养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育肥牛短期饲料原料供应不畅、库存短缺、其他原因造成育肥牛短期原料短缺的养殖企业(用户)应急饲养。

(二)技术要点

肥育期肉牛瘤胃和消化道整体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强,对各种饲料的适应性也强。 在饲料供应不正常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日粮配方组成、营养指标,改变饲养管理,可以完全渡过困难时期。

1、精料短缺粗料充足

)1)营养指标。 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品种的不同,一天比一天大一天小。

)降低精补料用量,增加粗料用量,即降低精/粗比,精饲料占有率可降至20%。

)3)预防酸中毒。 使用青干草和秸秆一般不会发生酸中毒,但粗饲料主要是玉米秸秆青贮和酒糟时,应适当使用碳酸氢钠,不得超过饲料总量的80%。 其添加量为日粮的0.5-1.5%。

)适当增加饲喂量)饲料精料比例下降,饲料营养浓度下降,为了适当增加饲喂量,应使牛能自由采食粗饲料,保证肉牛正常的晾晒采食量,避免瘦肉精和日增重速度下降。

2、精、粗饲料均缺乏

)1)降低饲喂量及干物质采食量以度过疫情发生期。 投饵量的减少比例取决于饲料短缺的程度和疫情的长短。

)2)最低投喂量以维持需要量为红线,可根据正常投喂量维持30%,即维持原投喂量的70%左右。

)3)尿素的使用)蛋白质原料不足时,参照精制原料不足方式使用尿素。 按3-5%的比例,用水溶解后喷洒在秸秆饲料上,蒸2-3小时后饲喂。 注意混合,避免尿素中毒。

3、精饲料充足,粗饲料不足

根据饲料库存情况调整精粗比例,增加精饲料饲喂量,日粮精粗比例最大不超过8:2。

三.繁殖母牛应急饲养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限制条件下空孕母牛和妊娠母牛的应急饲养。

(二)技术要点

在人员、饲料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母牛胎儿母体补偿效应,胎儿发育短期内一般不受影响。 因此,如何保证空孕母牛的正常发情,尽量避免妊娠母牛因营养因素导致的早产、难产等是优先考虑的重点。

1、粗饲料充足,精饲料不足

以全株青贮为主,每日饲喂优质青干草及秸秆类,不得少于1kg。 其他以干草为主的,尽量采用自由采食。 精饲料根据妊娠营养需要适当减量喂养。 空孕、孕前期和中期妊娠母牛可将精饲料供给量降至每日0-1.0kg/头,孕后期可降至1-2kg/头。

2、粗饲料不足,精饲料充足

通过调整精粗比,适当增大精饲料供应量以满足肉牛的营养需求量。 增加精饲料剂量时应注意防止肿瘤胃酸中毒。 空孕、妊娠前期、妊娠中期精饲料每日最大饲喂量不得超过4kg/头。 妊娠后期不能超过6kg/头。 饲料中添加精饲料0.8-1.5%的碳酸氢钠,可缓解肿瘤胃酸中毒。 如有消化不良、瘤胃运动不畅等情况,参考疾病应急处理。

3、精饲料、粗饲料均短缺

生存第一,有什么食物的话,吃饱是最好的,牛活着是最好的。

就近购买精粗饲料可以充分挖掘当地可饲养的农副产品、林副产物、加工业副产物等非常规资源。

尽量喂食青涩多汁的胡萝卜、甜菜、土豆等,避免日粮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4、哺乳期犊牛应急饲养技术

根据犊牛颗粒不足、缺乏优质干草、母牛母乳量严重不足等情况,灵活采用以下应急措施:

)饲料不足时,喂什么就喂什么,或者以玉米为基础粉碎混合喂什么就可以了。 蓝色干草可以自由采食,保证水干净充分饮用。 有条件的可以喝30-35C的温水。

)2)母乳不足严重。 代饲奶粉:代奶粉用50~60温水按代奶粉厂家配比方案,一般按1:7稀释,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凉开水水温低于38时喂小牛。 每天定时用奶瓶喂食两次。 喂食后,清洗消毒奶瓶,用毛巾把小牛嘴擦干净。

使用母乳充足的其他犊牛代喂:选择健康、无病母乳充足的其他犊牛,识别后进行自由喂养。 调教方法是将哺乳母牛的奶或尿涂在小牛的后躯和口鼻上,直到发现可以吮吸乳房后才能成功。

紧急断奶:对母乳严重短缺的母牛尽快紧急断奶,既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又有利于保证母牛的育肥状况,确保及时发情配种。 断奶时,先将哺乳次数由2次改为1次,让犊牛自由进食精饲料和干草,自由饮水。

5、紧急断奶食品保温保护

寒冷季节犊牛紧急断奶时,一定要做好保温保护,使断奶仔猪独立,为提高牛棚温度,采用牛场具有的各种方便可行的加温方法,采用加厚草、老板等方法防止地面受凉。 即使使用旧布或破衣服缠在小牛的肚子上,也可以防止小牛感冒。

第四章肉牛疫情应急防控技术

一.牛场生物安全应急控制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肉牛养殖企业(用户)在缺乏疫苗和兽药时牛场生物安全的应急控制。

(二)技术要点

1、设置生物安全标志,采取封闭式管理

关闭牛场,搞好隔离,减少任何外来干扰。 牛场产区或大门外100米以上树立生物安全标志,设置围栏隔离,严禁外来人员入场。

2、严格控制参赛人员、物流

疫情期间,牛场要积极储备饲料、疫苗、兽药等生产资料,同时严格控制牛、人、车辆和设备、饲料和水等参赛人员、物流。 所有入场人员和物品都要严格检查、消毒或防范。

3、牛场工作人员疑似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时,牛场应急消毒

牛场在进行常规消毒的同时,发现工作人员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疑似患者除应及时就医外,还应及时使用0.2%~0.5%的“84”消毒液对疑似工作人员的活动场所、接触物、居住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整场清洁,集中消毒不留死角,使用“84”消毒液(浓度同上)和过氧乙酸( 0.2%-1.0% )交替进行,每日一次,连续1~2周。 场地外环境采用2%~4%氢氧化钠(肉碱)喷洒(注意个人防护)或20%~25%石灰乳消毒,每日一次,连续两周。

4、发病牛、病死牛和污染物应急无害化处理

兽医或饲养人员应加强牛的观察,及时发现群内发病个体,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 兽医不能回家的,驻地协调员尽量通过兽医和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指导分娩内有一定基础的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和防治。 根据需要,参加治疗的人员应当戴口罩和手套,穿隔离服,做好个人防护。

牛突然大规模死亡,应当立即报告并依照国家法定程序处理。 对其他情况造成的死亡牛,应当立即将病死牛和污染物深埋或者焚烧(消毒药短缺时使用)。 同时清扫污染工具和区域,清扫后可立即用2%-4%氢氧化钠消毒,也可采用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在消毒药充足的情况下,加强发病牛舍和会场整体消毒,每日一次,连续一周。

二.牛用疫苗免疫接种应急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有相应疫苗储备,但驻场兽医短缺,兽医防疫人员无法上门服务时的自主免疫。

(二)技术要点

1 .免疫接种原则

)接种疫苗仅适用于健康牛群,患病、体弱、怀孕后期牛不接种或保留接种。

)2)免疫接种途径和剂量应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同一头牛接种时,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2 .免疫前准备

)1)疫苗检测:疫苗使用前,认真检查疫苗外包装是否完整、标签是否完整,确认疫苗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详细记录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 请勿使用超过有效期、包装有破损、破乳层、瓶内有异物、颜色变化等的疫苗产品。

)2)疫苗预热:疫苗使用前,请在室温( 22 ) 25)下放置2小时左右。 向前摇匀,保持均匀。

)3)接种器械要求)一般使用金属注射器,针尖以16~20号为宜。 注射器、注射针等器具清洁,使用前采用高压灭菌或加热煮沸消毒灭菌。 灭菌后的器械应无菌保存备用。

)4)免疫副反应)接种疫苗者携带肾上腺素,用于疫苗过敏反应急救。

3 .免疫操作及注意事项

)1)免疫接种部位的选择。 目前牛布鲁氏菌病弱毒疫苗的接种途径除皮下注射和口服两种外,其他牛用疫苗一般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一般位于颈侧中部的l/3处。

)2)注射部位用碘酊5%或酒精75%棉球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拭消毒部位。

)3)肌肉注射、注射至足够深度,保证将疫苗注入肌肉。

)4)疫苗启用后,24小时内用尽,未用完的不得重复使用。

)5)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低温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6)吸出的疫苗不能放回瓶内。 注射器排出的疫苗液应被酒精棉球吸收。

)7)接种时每头牛使用一针,一针注射器只能用于接种一种疫苗。

)8)专人监督接种过程,确保所有牛都得到有效接种,发现漏种应及时补种。

)9)做好免疫登记工作,包括牛的品种、年龄、疫苗来源、疫苗批号、接种时间、接种量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 10 )免疫接种后,接种器械及所有废弃物进行高压灭菌或加热煮沸灭菌等无害化处理。

5 .免疫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免疫接种后30分钟内,注意观察免疫牛的精神、食欲、行为状况等有无异常。

(2)一般反应:免疫接种后,单个牛只出现少量局部或全身反应。 注射部位轻微肿胀、体温稍升、食欲暂时下降、精神萎靡等,均属正常反应。 通常不做任何处理,2~3天就自行消失。

)3)严重反应)部分牛注射疫苗后可能突然倾倒,角弓翘曲,瞳孔张大,口吐白沫; 或全身出汗,肌肉颤抖,呼吸困难,站立不稳,似醉酒; 或者非常兴奋,不避开障碍物,乱碰,非常兴奋。 救治措施:及时注射5毫升肾上腺素。 治愈后补充疫苗。

三.牛场传染性疫情应急防控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牛重要传染病的应急策略。

(二)技术要点

1、牛口蹄疫应急防控技术

)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口、鼻、蹄、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泡,继而水泡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结痂脱落后形成斑痕。

)2)口蹄疫是国家的一种动物疫病,疑似疫情时,应及时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3)口蹄疫是我国强制免疫病种,疫苗短缺现场(企业)应及时与上级兽医或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联系。

(4)免疫程序:犊牛于-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初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4~6个月免疫1次。 成年牛—每年免疫3次,即每4个月免疫1次; 每年免疫两次,也就是每半年一次。

2、牛布鲁氏菌病应急防控技术

(1)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主要是由流产布鲁杆菌(又称布氏杆菌或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以母牛流产、公牛不育、生殖道和胎膜炎症、各种组织局部病灶为主要表现。 流产多发生在妊娠中后期,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母牛会发生子宫内膜炎,不能穿胎衣。

)2)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处理疑似流产或死胎的牛、流产胎儿及流出物,必须进行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套等。

)3)对流产的胎儿、流动物及污染物进行深埋或火焰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污染场所及器具。

)4)患病牛不实施治疗。 吉林省的布病防控是检疫、扑杀、疫苗免疫。

)5)非种牛采用强制免疫,缺乏疫苗的地方)企业)应及时与上级兽医或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联系。

)6)免疫接种)常用疫苗有两种。 布氏杆菌A19号疫苗,多用于皮下注射,标准备用牛剂量,成年牛降低(1/10 ),保护期可达4年; 布氏杆菌2号( S2 )疫苗,成母牛口服接种活菌500亿个,保护期2年。

)7)现有疫苗均为弱毒疫苗,对人致病,接种疫苗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3、牛流感应急防控技术

)1)本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涕、流泪、多眼眵、咳嗽、气促等。

)2)为防止该病的发生,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同时加强牛舍保温,牛床铺干净,夜间关闭门窗,防止贼风入侵,白天注意通风。 发现病牛必须立即隔离。

)3)病牛可选用青霉150万~300万单位或20%磺胺唑钠20mL~30mL、复方氨基比林20mL~30mL、利巴韦林、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等(任选一种) 重症患病牛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1500mL,根据临床症状,维生素C 20mL~40mL,能量合剂(肌苷、辅酶a ) 20mL~40mL,樟脑磺酸钠20mL~40mL 以上为体重200~300kg牛的推荐剂量,临床上可根据牛的体重增减剂量。

4、犊牛腹泻应急防控技术

)1)该病为现季节多发病,不仅可能由病原性感染、环境压力或喂养引起,多见于3周龄内新生犊牛。 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脱水。

(2)预防措施除采取牛舍防寒保暖等常规措施外,最重要的是保证犊牛出生后6h内饲喂体重8%~12%的初乳。 现代化牧场一般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法是出生后1小时内强迫犊牛喂4L初乳,第二种方法是出生后1小时内喂2L初乳,4~6小时后再次喂2L初乳。

)3)治病牛以补液为先,可饮用生理盐水500~1,000mL,每日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mL、0.9%氯化钠溶液200mL、1 %~3%碳酸氢钠注射液100 mL2~ 3次。 或者补充糖盐水。

)4)抗生素治疗,新霉素内服每公斤体重10~30mg,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10mg,每日2~3次; 细菌素每公斤体重内服3万IU,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2,500 iu,每日2~3次; 链霉素体重500IU,每日肌肉注射2次,连续3d; 氟苯尼考每公斤体重10~30mg,每天分四次肌肉注射。

)5)不使用抗生素时,可口服微生态制剂调理胃肠,促进康复。

5、犊牛肺炎应急防控技术

(1)犊牛肺炎可由支原体、甲型多杀杆菌、呼吸道病毒等病原感染引起。 通常1~15日龄犊牛易发病,患病犊牛吸奶、呼吸急促,病程长可出现咳嗽、鼻涕或流脓。 随病程进展,患病犊牛呈精神沉郁,体温由39升至41,存在结膜早期充血、后期紫绀、呼吸困难等。 支原体肺炎主要见于3月龄至1岁以内的犊牛。

)2)支原体肺炎可采用泰诺、头孢唑啉(钠等抗生素治疗,疗程10~15d,新生犊牛可采用泰诺、头孢唑啉(钠、番茄红素等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3)拜菌性肺炎可采用环丙沙星、恩诺龙等喹诺酮类药物或四环素类药物治疗。

四.牛前胃病应急处理技术

(一)技术适用范围

在抗疫期间,由于饲料短缺,饲料与精、粗饲料比例不均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等,更换、喂养不当,使牛发生前胃松弛、瘤胃积食,大量食用易发酵产气的草,造成瘤胃尴尬

(二)技术要点

抗疫期间饲料更换要循序渐进,尽量避免饲料突然更换和精粗饲料比例调整,根据当地抗疫实际和饲料供应情况,提前做好精粗饲料更换准备,减少抗疫期间前胃病造成的损失。 考虑到部分养殖场(用户)兽药储备不足,提供中西兽医多种治疗措施,满足牛前胃病治疗的需要。

1、前胃松弛

)1)症状。 前胃松弛症急性食欲、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短命无力,有时嗳气和酸臭; 胃蠕动声音减弱,次数减少。 触诊内容物发粘; 粪便变干变硬,颜色暗有粘液。 危重型病例,如伴前胃炎或酸中毒,病情加重,出现呻吟,食欲减退,粪便呈糊状、褐色、恶臭; 精神萎靡,体温下降,鼻镜干燥,粘膜紫绀,呼吸困难。

慢性前胃松弛通常由急性演变而来,症状轻则重、病程长、顽固。 家畜便秘,粪便硬,暗褐色,有粘液; 腹泻、粪便变腥,腹泻和便秘有时交替发生。 牛病重时,表现为贫血和衰竭,常死亡。

)2)治疗。 轻症的话,用饥饿疗法就能治好。 重症病例按以下方法治疗

胃肠清洁:硫酸钠(或硫酸镁) 300~500 g、鱼石脂20 g、酒精50 mL、温水6000~10000 mL,一次性内服。 重症病例行洗胃法,排除瘤胃内容物。

增强前胃功能:配合反刍促进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 mL、10%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5%氯化钙注射液200~300 mL、安纳咖注射液10 mL )、维生素B1

改善瘤胃内环境:降低ph,氢氧化镁200~300 g,碳酸氢钠50 g,水适量,牛内服1次。 pH升高,加醋( 300~1000 mL )、适量清水,牛可内服一次,每日一次,连用数次。 或洗胃基础上给予健康牛反刍食团或健康牛癌胃液4~8 L。

防止继发瘤胃尴尬:服鱼石脂服菜籽油。

2、瘤胃食物

)1)症状。 饱食后数小时内发病,牲畜表现焦虑,目不转睛注视,时不时起身躺下; 食欲不振,反刍停止,有时负责,经常呻吟,流口水,嗷嗷待哺,有时呕吐。 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 触诊瘤胃,牲畜不安,内容物牢固。 腹部听诊,肠音微弱或沉默。 病畜便秘,粪便硬,颜色暗; 之间发生腹泻。 晚期病例、病情加重、瘤胃积液、呼吸急促; 皮肤柔软,角根和耳朵冰凉; 眼眶凹陷,粘膜紫绀,不能入睡,陷入昏迷状态。

)2)防治。 瘤胃按摩与护理:一般病例先绝食,进行瘤胃按摩,每次5~10 min、30 min。 也可以加入250~500 g发酵粉,然后按摩胃。

清肠消导:硫酸镁(或硫酸钠) 300~500 g、植物油500~1000 mL、鱼石脂15~20 g、酒精50~100 mL、水6~10 L可一次性内服。

兴奋瘤胃:皮下注射肉碱或新斯的明。

促进反刍,防止自体中毒:静脉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或用1%温盐水20~30 L清洗瘤胃后给予反刍促进液。

调节肿瘤胃酸碱:(与前胃延迟)。

危重型病例,若药物疗效不佳,尽早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内容物,用1%温盐水冲洗。 必要时,可接种健畜瘤胃液。

3、瘤胃臭

)1)症状。 急性瘤胃害羞,腹部迅速膨胀,左胤窝明显隆起,严重者高于背中心线。 反刍和嗳气停止,食欲减退。 腹壁紧张,叩诊呈鼓音; 瘤胃蠕动音先加重后减弱或消失。 呼吸加快,心悸,脉率加快。

继发瘤胃羞愧、病情缓解、中度瘤胃羞愧、间歇性反复发作。 治疗可以消除害羞,但容易复发。 应全面检查,争取确诊原发病。

)2)防治。 治疗原则:排除气体、理气解胀、胃消化、强心补液、胃蠕动恢复等。

废气)病较轻的病例,使牲畜前高后低,不断牵引舌头,按摩瘤胃,促进气体排出。 危重型病例,采用胃管通气或套管穿刺通气,防止窒息。

停止发酵:松节油20~30 mL、鱼石脂10~20 g、酒精30~50 mL、温水适量一次性内服。 内服8 %氧化镁溶液( 600~1500 mL )或生石灰水(1~3 L上清液)有止酵解胀作用。 内服乳酸30~50 mL、鱼石脂20~25 mL止酵。

若效果不明显,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内容物。 也可以使用盐类或油类腹泻剂。

临床经验表明,无论多么害羞,首先给予石蜡油800~1000 mL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还应注意3%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口服调节瘤胃内容物的pH。

资料来源:“秸秆成肉”及1000万头肉牛项目

领导小组办公室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