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肉鸡喂预混料易引发的疾病分析

2023-10-22 21:45:41 0

主要指肉鸡表现不能站立、腿脚畸形、行走困难的一种表现。 营养因素:饲料中缺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大剂量补充磷、氯、硫;饲料中缺某种氨基酸、单宁;维生素D3缺乏、维生素D不充足、钙磷不足或配比不当;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E缺乏;锌缺乏。

主要指肉鸡表现不能站立、腿脚畸形、行走困难的一种表现。 营养因素:饲料中缺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大剂量补充磷、氯、硫;饲料中缺某种氨基酸、单宁;维生素D3缺乏、维生素D不充足、钙磷不足或配比不当;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E缺乏;锌缺乏。

(一)腿软 主要指肉鸡表现不能站立、腿脚畸形、行走困难的一种表现。 营养因素:饲料中缺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大剂量补充磷、氯、硫;饲料中缺某种氨基酸、单宁;维生素D3缺乏、维生素D不充足、钙磷不足或配比不当;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E缺乏;锌缺乏。 管理因素:饲养方式不合理如育雏笼养;运动不足。疾病因素如佝偻病等。 对该病的防治应做好如下方面:合理配制日粮,**每天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2-3周每千克饲料中含有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1%钙、0.5%**磷;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加强管理,控制疾病或应激的发生;育雏期**采用地面平养;投喂大量四环素类药物能影响钙、磷的吸收,磺胺类药物影响叶酸的吸收,注意添加与平衡。 (二)异嗜 主要指啄羽、啄肛。 营养因素:蛋氨酸、胱氨酸缺乏;盐分过高或过低;日粮中纤维含量偏低;料中大容积性饲料偏小;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和某些微量元素如钙、镁、锌等。 管理因素:饲养密度大;舍内温湿度不适;通风不良;光照太强或太弱;应激。 疾病因素:球虫病、蠕虫病;拉稀;某些药物如抗球药用量偏高。 对该病的防治,应合理配制日粮,营养成分要全面;选择适宜抗球虫药;消除应激因素;正确判断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三)跗关节肿大 主要指病鸡的单侧或双则性跗关节炎性肿胀。 营养因素:缺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5、维生素B6等;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钙过高、钙磷配比不当。 管理因素:舍内湿度大、温度低;饲养密度过大。 疾病因素如一些疾病会引起跗关节肿大,如传染性滑膜炎、病毒性关节炎等。 应科学配制日粮,改善饲养环境,预防控制疾病。 (四)腹水 主要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肉仔鸡腹腔中积聚多量的浆液性液体。原因很多,营养因素如硒、维生素E、磷缺乏;高能、高蛋白配合饲料等。管理因素如舍内环境差、通风不良、氨浓度高;高原气候、氧气稀薄;环境封闭、缺氧、二氧化碳浓度过大;霉变饲料;疾病因素如继发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等。 对该病的防治主要应从饲养管理入手,注重矿物质、维生素合理配比、量充足;改善饲养环境,**密度,加强卫生和通风,勤换垫料,搞好环境消毒;补充维生素E和硒,常用1毫克/升亚硒酸钠液,任其自饮,同时辅以维生素E丸。在饲养早期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和减少大肠杆菌病和曲霉菌病的发生。努力减轻鸡的应激反应,不断**鸡的抗病能力,可通过拌料,按50毫克/千克量添加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 (五)猝死 主要是指发病急、突发性死亡或急性死亡。原因有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过高;铜、锌含量偏高;硒不足;维生素与矿物质搭配不合理;光照强度过强、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尚未完善与**生长相矛盾等。 对该病的防治应合理配制日粮,从第2周适当限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l、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矿物质含量要充足,脂肪含量不能太高。可在每10千克料中添加3毫克生物素。在控制光照方面,从第2周起12-16**,22-42日龄18**,42日龄后20**,同时不能随意开、关灯。在10-21日龄,每吨饲料添加3-4克碳酸氢钾,连用3天。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