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广西上林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澳洲淡水大龙虾养殖技术

2023-09-10 00:04:25 0

广西壮族自治区澳大利亚淡水龙虾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玉文森为了改善养殖结构,丰富人民菜篮子,增加水产养殖收入,从2018年开始,藤县引进澳大利亚淡水龙虾进行池塘养殖,养殖时间180 d,均重100 g 现将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抛苗密度和合理混养1.1抛苗密度澳大利亚龙虾养殖生长春夏生长快,秋冬季节生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澳大利亚淡水龙虾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玉文森为了改善养殖结构,丰富人民菜篮子,增加水产养殖收入,从2018年开始,藤县引进澳大利亚淡水龙虾进行池塘养殖,养殖时间180 d,均重100 g 现将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抛苗密度和合理混养1.1抛苗密度澳大利亚龙虾养殖生长春夏生长快,秋冬季节生长缓慢。 虾苗一般1 cm左右规格较好,最好在1.5cm以下。 身体色彩鲜明,有一定光泽,直肠内食物也清晰可见,具有良好的弹性。 虾苗运输量大会导致水分流失,活力下降。 养植投苗量5000 ~ 6000尾/亩,产量250 ~ 400 kg/亩,在具备养殖条件的池塘中,放苗8000 ~ 10000尾/亩,产量500 ~ 700 kg/亩。 入苗初期水池注水深度为80 ~ 100 cm,养殖时间逐渐增多后调整注水深度至130~150 cm范围。

1.2出苗注意事项出苗时,应及早做好应激反应,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应妥善准备幼苗常规用药、食盐、维生素c、有益菌等。 )采用干运输方式运输的种苗,放苗前用池水湿润种苗,唤醒种苗后静置10几分钟,用维生素c葡萄糖蘸水浸泡。 浸泡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种苗恢复鳃呼吸,口腔分泌物吐出干净后,可入池养殖。 )运送水运纯氧虾苗,在池中浸泡10 ~ 20分钟。 在池水中洒上维生素c葡萄糖,放入虾苗。 )3)用3% ~ 5%食盐水浴育秧5 ~ 10分钟。 )4)出苗时,应检查pH值不超过9.0,以避免胃中毒和出血现象的发生,以保障存活率。 1.3合理饲养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根据不同的水资源在不同的养殖池中饲养少量的黄鳝、连翘、对虾类,使饵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获得较多意外收获。 2养殖前期(1 ~ 60天)管理早春时,对进苗温度有一定要求,水温达到20以上方可投入养殖。 龙虾苗一般栖息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到晚上才会出来觅食。 很多秧苗的打孔能力不好,没有打孔能力。 由于龙虾苗经常脱壳,不符合需要钙供给的标准,往往导致脱壳失败,最终难以成活。

2.1水质管理要保证施肥次数和质量,还需多补充有益菌,保证生长环境健康。 调节水质,pH值7.2 ~ 8.6,透明度20 cm以上,不超过25 cm,每十几天提高水位10 ~ 15cm,阴天淋适量生石灰,出现大量空壳时淋250 ~ 500 g活性钙提高存活率2.2栖息地检查结构重视栖息地检查,保持一定的松弛格局。 整个池塘的疏度必须一致。 特别是在台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之后,池塘可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对栖息地的管理,以免幼苗无处可藏。 2.3记录养殖观测记录,记录澳大利亚龙虾日常养殖工作,记录养殖情况,观察幼苗捕食和蜕皮周期,记录和掌握蜕皮周期,及时掌握增重情况,确保生长铒量准确投喂。 检查取出网尾数的记录,求出接近的生存率,充分利用饵料,不能浪费。 善于管理喂食的质量。 2.4饵料管理澳大利亚龙虾幼苗饵料最初以鸡蛋和杂鱼糊为主,杂色虾料为辅,每日2或3次给药。 上午剂量为每日20%,下午剂量为总材料量的60%,晚上剂量的20%。 每隔3 ~ 4天蜕皮后,增加饵料量〔表1〕。 表1 10000尾澳大利亚龙虾饵料投喂表

3培育中期( 60 ~ 120天)管理澳大利亚龙虾养殖进入中期,水温达到25以上,白天生活转移到深水区域,晚上在浅滩进行捕食。 基本生活行为得到加强,包括捕食能力和打孔能力。 大虾一般体型较大,性器官成熟,蜕皮时多受到同种大虾的袭击,最终多呈虎钳。 严重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吃脱皮的软虾。 因此,培育时的成活率很低。 3.1水质管理按注入水后换水原则,换水比重不得超过30%。 少量多次注入更换,保证水质,逐步提高养殖水位。 水质pH控制在6.8 ~ 7.5,透明度为25% ~ 30%。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碳物质可以合理使用。 3.2增加人工洞穴,减少体力消耗,提高成活率提高澳大利亚龙虾体长8 ~ 10 cm时充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白天一般在深水区,没有外出觅食等行为,但到了晚上就进入浅滩觅食、挖洞,选择一个栖息物躲起来做成坛子。 大量实践和数据表明,当养殖池塘水草和栖息地数量较大时,澳大利亚龙虾存活的概率较高。 但人为增加洞穴可以为澳大利亚龙虾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加快生长速度,最终提高澳大利亚龙虾的整体存活率。 3.3饲料饲喂管理澳大利亚龙虾生长中期阶段,饲喂一般以海冰新鲜杂鱼为主,杂色虾为辅,每日饲喂2次。 白天的喂食次数很少,傍晚的喂食次数占一天的60% ~ 70%,夜间也有适量的喂食。 澳大利亚龙虾底栖匍匐行对底表食物和腥肉食敏感,空腹将水草栖息物细碎漂浮于水中,水草漂浮于水面4育成后期( 120 ~ 180天)管理澳大利亚龙虾向后期的生长,是一种几乎生理上成熟的生长方式脱壳周期延长,5 ~ 10 d或以上时间脱壳,脱壳增殖20%左右,饲料量难以测定,中期雌雄虾分池养殖,个体差异大,早期出现抱卵虾,产量低。 4.1水质管理池底表洞穴数量增多,水质略有浑浊。 进行适当的水交换,水交换的数量为4成到5成,透明度也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水质的pH值,通常为6.8 ~ 7.5。 池塘中的水体已具备良好的形态,可以从长期的角度保持水体内生态的平衡。 定期培养保护藻,在茶碱的共同作用下,既能刺激澳大利亚龙虾的蜕皮行为,又能提高其生长速度,最终提高养殖产量到一定水平。

4.2蜕壳保护澳大利亚龙虾蜕壳实现突变生长。 通常,脱发的肌肉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对钙的要求很高。 至于龙虾是否缺钙,可以观察头胸甲眼睛下方的部分。 这个部分有两个半圆形状的钙石。 钙石形状丰满、颜色饱满就说明钙不缺乏,否则就需要补钙。 脱壳软皮虾多因“钙石”变稀变小而死于缺钙。 因此,在养殖工作的日常管理中,应定期补充适量的营养物质,通过体内和体外两种方式进行补充,在积累澳大利亚龙虾钙石、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时,保障龙虾的形态,提高养殖能力。 4.3饵料管理澳大利亚龙虾后期培育饲料投放管理:勤观察分析,精细掌握饵料摄入情况,准确确定饲料量。 生理上的差异偶尔会直接影响摄食和厌食。 交配、抱卵是后期养殖的一大个体障碍,饲养不当、长期投喂单一品种,容易造成营养成分不足、体质衰退、饵料过剩,引起水质腐败,容易感染疾病。 将喂食时间改为晚上,每5~7d增加一次喂食,每蜕壳增量20% ~ 35%计算喂食量。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