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看懂了这些,想成功养殖泥鳅其实也不难!

2023-08-07 17:08:12 0

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喜卧底、钻软泥,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宜水温在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中进行&ldquo
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喜卧底、钻软泥,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宜水温在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可以用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泥鳅在池塘中的生活、生长情况是通过水环境的变化来反映的,因此水质管理是关键。笔者从事水产技术服务多年,现总结出一些经验以及收集了相关资料内容,希望能给读者帮助!一、水质问题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是水体环境变化的罪魁祸首,是引起水产动物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爆发疾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调好水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就必须先从改良底质入手,改良底质必须彻底持久,才能保证水环境良好、稳定。那么,怎样快速处理严重恶化的池塘底质呢?我们先了解一下造成池底严重恶化的原因:1)料投喂过多,残饵、粪便沉积,2)水质调控处理措施不当,杀虫剂、消毒剂种类和用量使用不当,杀灭菌藻严重,尸体腐烂、造成底质严重恶化;3)流质性淤泥过厚,发臭、发黑,容易滋生寄生虫和病菌,水体缺氧严重,透明度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解决法案:1)排换部分地层水(不超过总体水分三分之一),换水2-3天,每天换1/3,可泼洒重毒清防止底部毒素上升;2)使用底毒消或对路片,让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如有浮状物,捞出塘外;3)3-5天后,加水复位,用清洁工或乳酸菌后拌沙撒至池塘。二、泥鳅病虫害的预防泥鳅在自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但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是放养的密度太大,水质恶化等环境严重不良时,泥鳅生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由于泥鳅病虫害初期不易观察,造成后期治疗成本大,而且对于养殖无公害出口泥鳅所用药品都是有限制的,为此我们以预防为主,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多用生物制剂进行调理。正确诊断泥鳅疾病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技术,快速合理的处理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首先对有病的泥鳅进行正确的检查和诊断,泥鳅一旦染病,一定要到正规的、设备齐全的鱼病防治公司检查诊断和治疗,不要乱用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延缓治病时机。三、泥鳅常见病的防治1、水霉病:病因及症状:由真菌水霉菌引起;由水质或机械性原因造成的出血或寄生虫形成的伤口之后感染水霉菌。病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初期在病灶的四周出现浑浊和小白斑,而后菌丝向外延伸呈灰白色,呈柔软的棉絮状,肉眼即可识别,一般多发生在初冬至早春季节。水霉病防治方法:1)用重毒清166—25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清洁鳃部,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2)用神剑200克/亩*米,兑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次。2、出血病病因及症状:由于长期的缺氧或生理性缺氧,导致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错乱,使得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无法排至体外,引起机体的脆弱部位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产生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常见的腐鳍病、烂鳍病、烂头烂尾病都是由出血现象所衍生。背鳍附近表皮脱落,呈灰白色,腹部以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肌肉开始腐烂,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衰弱至死亡,夏季易流行。如果是点状出血,主要原因多为病毒性或内脏积毒所致。腐鳍鱼肚子鼓起烂尾出血病防治方法:1)平时可用底毒消全池抛洒,投料处应多泼洒。治疗时先用重毒清3亩/包泼洒,2小时后氨基酸碘250毫升/亩*米+病毒一滴灵2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隔日再用1次。轻微情况可以用底毒消3.5亩/支。2)同时结合内服药,肝肠毒清40斤/支+清热消炎宁80斤/支拌饲料,每天2次,连服3-5天。3、肠炎病:病因及症状:病原多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有黄色黏液溢出。肠内无食物或后段肠有少量食物和消化废物,肠壁充血呈红色,严重时呈紫红色。病鳅常离群独游,动作迟缓、呆滞,体表无光泽,不摄食,最后沉入池底死亡或窒息而亡。肠壁充血预防方法:乳酸菌+C60跟料使用即可!治疗方法:肝肠毒清40斤/支+清热消炎宁80斤/支+肠炎空胃灵80斤/包,每天2次,连服3-5天。恢复调理期:乳酸菌+C60跟料使用。4、气泡病:病因及症状:因水质恶化,水中有害气体过饱和引起的。患病泥鳅多浮于水面,肚皮鼓起肠道充气泡,体表或鳍内有许多细小气泡,形成白鳍等。鳅体肠肚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不由自主的浮于水面,肠道内气体排不出体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死亡。鱼体表很多气泡体内有气泡5、寄生虫病害泥鳅最常的寄生虫有车轮虫和指环虫,镜检确定病原。1)车轮虫:镜检少量(10*下5个以内)活体虫体,连续两天使用底毒消4亩/支即可;镜检确定有较大量(10*下5个上)的活体虫体,使用重毒清3亩/包泼水,百安适拌料使用20斤/包,超过10个以上的,连续两天使用。车轮虫2)指环虫:只要发现有活体虫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是由于指环虫的生活习性,较难彻底杀灭,相应的产品(甲苯咪唑类)副作用也非常大,对水体和泥鳅的伤害都非常大,白鹤出品的百安适,拌料使用80斤/包,对所有鱼类的指环虫和小瓜虫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安全的同时,还有非常强的诱食性。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回答青岛鲅鱼的上市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月份下旬左右,即谷雨前后。其实青岛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鲅鱼,但大多数都是从舟山群岛运输过来的鲅鱼(或者是冷冻过),只有每年4月份洄游到距离青岛23海里左......

    2023年08月08日 养殖
  • 回答鸽子能够长途旅行而不会迷路,主要是因为鸽子的眼中有一块突起的骨头,即“磁骨”,鸽子通过磁骨来测量地球磁场的作用力,从而为自己的飞行定向。...

    2023年08月08日 养殖
  • 回答红楞鸽一般全身为浅栗色,也有全身为浅灰色。红楞鸽又被叫做绛浪、红二线、红条条、红杠、紫道以及银,因翼羽上有两道红楞而得名。...

    2023年08月08日 养殖
  • 回答养殖鸭苗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8℃~32℃最为适宜。26℃以下鸭苗容易因为温度稍低拥挤扎堆取暖,这通常会导致鸭苗因为窒息而死亡。...

    2023年08月08日 养殖
  • 说到鸡蛋,相信大家都平时吃的非常多,鸡蛋的吃法也比较多样化,不仅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炒着吃,都十分的鲜美营养,深受吃货们的喜爱。乌骨鸡蛋顾名思义,就是乌骨鸡产下的蛋,那么乌骨鸡蛋与普通的鸡蛋......

    2023年08月08日 养殖
  • 饲养管理每天上、下午各放牧1次,早晨放牧前喂饲豆秸—鲜草—精料,晚上饲喂配方精料,自由饮水。育肥羊为12~14月龄的阉公羊,每只羊占圈1平方米。圈舍每天打扫2次,......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一、投喂管理1、投喂安排2、投喂方式3、控料管理(1)料台设置料台:泥鳅料台要求边高约10cm。放置料台时间为:例:放苗1000尾/斤,放苗后15-20天放置料台,鱼规格大约为600&m......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回答鲟鱼的种类有很多,我国常见的鲟鱼有以下几种。中华鲟常见个体50至3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00千克;达氏鲟常见个体几百克,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以上;白鲟出生个体530至610毫米;......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回答鲟鱼对水温要求高,可承受水的温度范围一般在0度到35度之间。在北方地区可以在池塘上建立简易的塑料大棚,将其移至大棚内越冬,这样可保持水温在2至3度。在南方地区冬季水温可保持在8至10......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母猪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或者机械创伤、理化等因素引起的母猪乳房红、肿、热、硬,并伴有痛感,泌乳减少症状的疫病。多发生在母猪分娩后泌乳期。所以前期仔猪拔牙,经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消毒是很有......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小羊断尾的四个好处: 1、母羊长大后易于交配,尤其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改良的杂交羊只。如萨福克×小尾寒羊、陶赛特×小尾寒羊、小尾寒羊×滩羊的杂一代以及杂二代羊只断尾后,更便于人......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冬季出生的羔羊具有出生重大、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周岁体重大、产绒量高等优点,但初生羔羊的死亡率高。绒山羊冬羔的护理,关系到羔羊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笔者现将绒山羊冬羔护理技术介绍如......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 一些猪病症状太像,常常导致误诊,本文分享几组常易混淆的猪病,为您了解如何分辨这些混淆猪病提供参考:    一、仔猪黄痢与伪狂犬    3日龄内仔猪腹泻,许多人认为是伪狂犬。事实上,应该是......

    2023年08月07日 养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