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影响母猪死亡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2023-08-26 19:48:00 0

中国养猪网讯:  母猪死亡是所有自繁自养猪场的共同问题。导致母猪死亡率升高的因素同时也会导致淘汰率升高,从而造成母猪的报废,这样又进一步造成生产力下降,养猪成本升高。  造成母猪死亡的直接原因和诱因主要有腿病、缺水、感染性疾病、药物引产、助产、高温高湿、采食量不足、有病发现不及时、饲喂不当、胃溃疡、
中国养猪网讯:

  母猪死亡是所有自繁自养猪场的共同问题。导致母猪死亡率升高的因素同时也会导致淘汰率升高,从而造成母猪的报废,这样又进一步造成生产力下降,养猪成本升高。

  造成母猪死亡的直接原因和诱因主要有腿病、缺水、感染性疾病、药物引产、助产、高温高湿、采食量不足、有病发现不及时、饲喂不当、胃溃疡、环境卫生差、延期淘汰等。为减少和控制母猪死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和预防工作。

  1 后备母猪阶段

  1.1 种猪培育

  后备猪的选育和驯化过程一定要有严格标准。像关节损伤、胃溃疡、肢蹄创伤、心内膜炎、胸膜黏连等问题很可能在后备母猪的培育阶段就已经形成,这些问题会在后期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甚至死亡或淘汰。

  1.2 初配标准

  母猪产仔的日龄越小,发生死亡的几率越大。等青年母猪体重大一些、日龄高一些再配种。青年母猪初配时应达到240日龄、150 千克体重。体重大的青年母猪应对饲料和环境问题的能力要强得多,采取上述标准开始配种不仅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还能有效延长母猪的生产寿命。

  1.3 考核目标

  对饲养人员考核奖罚目标如果过于强调某个单项,其他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在配种舍只考核配种率,那势必造成过肥、过瘦、肢体有问题的猪都被配上,但到最后,母猪很可能死亡。

  2 妊娠期间

  2.1 饲喂

  母猪体况评分在实行中有一定误差,如果有饲料自动饲喂系统,不如把饲料自动饲喂系统调节好刻度,再计算一段时间内母猪的采食量,比用母猪饲喂卡片估计饲喂量更方便和准确。

  母猪体况低于3分的与较肥的母猪相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另一方面,较肥胖的母猪却增加了发生心脏衰竭的危险。因此,在不能实行自动饲喂的猪场,还需要正确落实好体况评分工作。

  2.2 胃溃疡

  胃溃疡致母猪死亡的现象较为普遍。母猪胃溃疡病因复杂。贲门部溃疡形成的原因主要与饲料颗粒大小、谷物种类、颗粒饲料、饲料的排空时间、饲喂程序(次数)等因素有关。从母猪上产房前背膘的调整情况、母猪难产情况,仔猪的初生重、均匀度及活力,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断奶 7 天的发情率及仔猪 28 天断奶重来看,母猪在妊娠期间饲喂1次组要优于饲喂2次组。

  2.3 卫生与饮水

  母猪饮水不足是规模猪场常见但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母猪产仔后需要大量的饮水,高流量低压力的水嘴最适合。产后 24 小时内的饮水量可以作为衡量母猪是否健康的重要信号。母猪因单纯膀胱炎或/和肾盂肾炎死亡的占12.9%。除年龄因素外,母猪外生殖器长期接触粪便,加上尿液冲洗次数少是主要诱因。

  3 分娩与哺乳期间

  3.1 药物引产

  用药物同期分娩比正常分娩母猪的死亡率要高,特别是集中在某一天产仔的猪场,而且发生过助产的母猪死亡率增加的可能性提高31%;

  3.2 死亡高峰

  母猪死亡大部分发生于分娩前后,分娩后20~25天是1个高峰,还有分娩后135天(正好是下个分娩期后)。母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妊娠期。大约50%~60%母猪的死亡是在分娩的前几天和分娩后21天之内,而且绝大部分是由于心脏衰竭而死亡,再就是子宫和乳腺可能出现继发感染;研究还发现,母猪产仔后1周内的采食量不能很快增长,母猪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3 观察与处理

  饲料和饮水全部自动化有效地减少了劳动强度,但不等于说对猪的照看也需要减少。母猪不能站立吃食和饮水,这种结果也许恰恰是因为水或饲料不足造成的。笔者也见过许多猪场的饲养人员,基本是把粪便清理了,饲料填上了,就扎堆闲聊。随时观察母猪产仔后是否能立刻站立,如果不能,就要请兽医人员查看乃至治疗,而起卧太频繁的母猪往往也是疾病的先兆。

  4 环境及设施

  4.1 温湿度

  母猪在6~9月的死亡率比其他月份高出50%~70%(John Deen,1999)。外界温度达到 32 ℃为临界点。母猪分娩时最适宜的温度约是 15.6 ℃。过热使母猪消耗太大和脱水而死亡,而相对湿度同样对猪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母猪的死亡发生在外界温度高于32 ℃的情况下,因此,夏季的降温工作千万不可忽视。

  4.2 产房设施

  母猪在产房条件差的情况下产仔,死亡率较高,而且这种变化在统计学上差异极显著(P<0.000 5)。然而,如果去改变这种现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5 胎次结构

  胎次大小与母猪死亡率的关系存在着相反情况的报道,即初产和老龄母猪都有较高的死亡率。一般胎次小的母猪似乎比胎次大的母猪问题多一些[7]。老母猪增加了16%的死亡风险,而初产母猪的情况也与之相似。有27%的死亡母猪居然从未分娩过[5]。胎次与死亡率的关系很难解释,有资料报道,63%的母猪死亡发生在3胎或3胎以下,实际是75%猪场的胎次在3胎或3胎以下,则必然会得到这个结果。母猪断奶时后备母猪供应不足,则这种母猪在下个胎次死亡的几率就较大,这可能主要与母猪使用的时间较长有关。

  6、防疫与治疗

  令人吃惊的是,产死胎多的母猪死亡率比没有产死胎的母猪高出21%。过去我们更注重的是死胎在生产中的损失意义,看来,对母猪也要多加关注。疫苗防疫和治疗方案要周全而合理。母猪没有治疗价值就要及时淘汰。如果采取治疗措施,但效果不显著,而药物的排泄期还没有到,则不能淘汰,这样就有可能增加母猪的死亡率。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母猪对疾病的抵抗力是很强的,但一旦出现母猪饮水和采食量下降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当毒蛇咬伤的诊断成立后,为了使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疗,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要对每个蛇伤患者的中毒程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被毒蛇咬伤后的中毒程度,主要取决于注入人体的毒液量多少,这与毒......

    2023年08月26日
  • 1、空气相对湿度要在百分之九十左右,温度在二十八度至三十度最佳。 2、沙孵蛇蛋时,蛋要横放,单层排好,不要重叠,连在一起的蛋不要分开。 3、上面沙不要盖得太厚,能盖住蛋就行。 4、......

    2023年08月26日
  • 对于新手来说,养殖多少亩能够年收入20-30万,并不能给出确数。这要取决于小龙虾的产量、市场行情以及日常管理水平,毕竟养殖相对来说不可控因素太多。养殖面积的选择;目前正常亩平均利润在20......

    2023年08月26日
  • 水产养殖子我国的养殖历史十分的悠久,但现在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水产养殖项目。起来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就需要调整水产 养殖的结构,完善养殖的模式。现在养......

    2023年08月26日
  • 可以养殖的,一般两个月就可以了,下面是资料。龙虾养殖要怎么做才好一、放养前的准备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安......

    2023年08月26日
  • 当毒蛇咬伤的诊断成立后,为了使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疗,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要对每个蛇伤患者的中毒程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被毒蛇咬伤后的中毒程度,主要取决于注入人体的毒液量多少,这与毒......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乳头式饮水器是目前猪场常用的猪用饮水器。**管理猪只饮水是猪群健康的保障,但经常被忽略。刚出生的仔猪,其身体82%为水。100kg的猪,身体51%为水。可见水对猪一生的重要性,其体重超一......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蛇鞭即雄蛇的生殖器官。一副完整的蛇鞭包括两只性腺睾丸、两条交接器,平时藏卧于雄蛇的泄殖肛腔往后的2~3厘米处。杀蛇时,摘取蛇鞭很简单,方法是平时杀蛇要养成脚踏蛇肛门下端的习惯,这样便于随......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做疫苗过多可能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猪只疫苗接种的时间宜晚不宜早(尽量避免使用超前免......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一、小猪拉肚子的原因小猪拉肚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包、糖果等,或者是由于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肠道病变而引起的。二、小猪拉肚子的症状小猪拉肚子的......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一、小猪拉稀症状小猪拉稀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它的特征是拉稀,即猪的腹部会出现肿胀,腹部凹陷,腹部和腰部的温度比其他部位要高,腹部肿胀,腹部有痛感,同时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二、小猪拉稀的原......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中国养猪网讯:  冬季子猪冷应激性腹泻的治疗采用物理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临床症状  发病子猪全身皮肤和耳朵发红,体温高,被毛粗糙苍白;肛门红肿......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 中国养猪网讯:  猪的过食症在实际饲养中经常发生,往往令养猪业主束手无策,大部分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以胃肠鼓气为特点,突然发生,腹胀如鼓......

    2023年08月26日 养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