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殖

传染病在不同类型猪场的流行规律

2023-07-23 08:16:40 0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不过它的生存需要以牺牲宿主的利益为前提。离开宿主就停止繁殖,自身很快就会死亡。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病原微生物必须不停地寻找下一个侵害对象,由此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jnx  通常病原微生物侵害宿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不过它的生存需要以牺牲宿主的利益为前提。离开宿主就停止繁殖,自身很快就会死亡。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病原微生物必须不停地寻找下一个侵害对象,由此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jnx

  通常病原微生物侵害宿主有一下几种结局:jnx

  (一) 杀死宿主,同时也使自己陷入生存危机。病原微生物需要以活体细胞或物质为食。jnx

  (二) 自身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消灭和完全驱除体外。jnx

  (三)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达成一种寄生关系。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身体上,从动物那里索取少量食物,同时不致引起动物强烈免疫反应。jnx

  一般地,那些致病强,发病急的病原微生物会激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更不容易长时间呆在动物机体之内。引起猪口蹄疫的就是这样一种病毒。口蹄疫是迄今为止传播最为迅速的传染病,猪是口蹄疫病毒的放大器。当猪群从口蹄疫感染中恢复过来时,就宣告口蹄疫病毒在猪场中的生命活动到此为止。猪不会携带口蹄疫病毒的。jnx

  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宿主来讲,较为理想的状态(但非必然)是,两种都能在对方存在的情况下,无限期地生存下去,前提是相互间不会对对方造成重大损害。很多种细菌就是如此。细菌大多选择呆在体外(如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以及泌尿道上皮等),避免受到来自血液的强大攻击。肺炎支原体寄生在气管纤毛上皮上,机体无法很好地清除它。蓝耳病毒虽然懂得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较长时间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即病毒血症),终究会被免疫系统完全清除。伪狂犬病毒寄生于三叉神经节,圆环病毒静止而无复制地呆在树突状细胞上。jnx

  病原微生物就这样与宿主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有些病原微生物如益生菌还与机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益生菌可为机体制造养分,阻止其它致病菌的侵入。但是这种平衡关系不是长期稳定的,取决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当某些原因(如环境变化、营养不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就会做大,会突破机体某些屏障,危害机体,造成发病。如副猪嗜血杆菌通常是上呼吸道正常寄居细菌,当机体受到应激造成免疫力下降时就可突破机体防线进入血液循环而到达浆膜、关节腔这样一些致病部位。大多数条件性疾病都是如此。jnx

  动物机体首次遭遇病原微生物时,通常会造成重大反应和损失。当机体从感染中恢复过来时,会产生长期乃至终身的免疫力,再次遭遇同一病原时,会轻而易举将其击溃,不会发病。病原微生物要想继续传播下去就必须寻找新的缺乏免疫力的宿主。通常一个群体爆发疾病之后,会形成地方性感染。新出生的小猪在母源抗体的保护下会顺利度过婴儿期。当母源抗体消退之后,这类猪就成为易感猪群。不过,一般不会特别严重。通常的断奶后猪群容易发病。jnx

  所以,要想中断疾病在猪场中的传播,减群是一个好办法。即将一批小猪移出饲养,这样就可以中断病原体在本场中的传播。jnx

  蓝耳病是一种缓慢传播的疾病。传播缓慢同时控制起来也难,因为总有些易感猪成为下家。规模越大,易感猪就越多,就越难停止传播。群体小的猪群更容易达成稳定状态。接种蓝耳病的目的就是要加速这一进程。把所有的猪只都变成阳性,从中获取免疫,这样使病毒到处碰壁,无法播种下去。有些场干脆用野毒感染的办法来达成这一目的。jnx

  当种猪群稳定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小猪了。要想中断病毒在猪场中的大肆传播,就要赶在新出生的小猪成为易感猪之前停止病毒循环。实际中很难做到。蓝耳病阳性母猪可以产下阴性小猪和阳性小猪,由于蓝耳病毒具有传播缓慢的特点,一些阴性小猪可能会花较长时间才会受到感染。疫苗接种会缩短这一进程。此外,减群的办法也很有效。把受到感染的母猪产下的小猪移出场外饲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获得免疫的母猪产下不带毒的小猪就留在本场饲养。这样即可中断病毒在本场jnx当猪群达成稳定状态之后,需要依靠生物安全措施加以维持。后备种猪的引入是一个最大的潜在风险。可以采取隔离循环措施。接种疫苗或感染本场的野毒可能是一个稳妥措施。这样保证后备母猪即不会排毒(可能存在的病毒),也可避免受到本场可能的野毒感染,以免放大病毒感染。jnx

  一般来讲,病情相对稳定的猪场,成年猪绝大部分对本场存在各种感染具有免疫力。只有外来的新感染才会造成问题。但实际情况绝非那么简单。近年来,很多场成年猪发生不少问题,甚至一些只养几头母猪的散户亦如此。按说,这些极小的群体很容易达成稳定状态。是引入了新的致病原吗?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有些小户仅仅由于人工受精而引起本场的疾病问题。但也不尽然。有些场频繁发病,对于小群体应该不太可能。合理的推测是,这种病原体可能应该是体内曾与机体达成平衡状态的其中的一种或多于一种,受到应激而激发形成的感染。jnx

  有的人认为是混合感染。这种说法只要看看成年猪特别是种猪的发病情况就可轻易被驳倒。稳定状况下的成年猪不太会发生混合感染的,因为它对多数感染具有免疫力,如果没有免疫力不可能健康地活到现在。再看看这些猪的发病情况,与其它猪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蓝耳病特别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说法一度占上风。在现在,蓝耳病毒对大多数猪场来讲,不能说是一个新的感染原。高致病性蓝耳病说的提出,如果仅仅只是2006年发生高热病,还算讲的通,尽管很勉强。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完全可以视为一种新的传染原,所以能够引起大面积发病和死亡。但以后的几年连续发生的高热病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的事实,彻底击溃这一说法,除非再炮制一个更高致病性的蓝耳病毒来。 jnxjnx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回答肉鸭翻身可能是营养不良、病毒性浆膜炎、鸭瘫等。具体原因建议咨询兽医,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后才能确认,切勿擅自治疗、用药,以免因为错误的治疗方式而伤害到肉鸭。...

    2023年08月09日 养殖
  • 回答如果肉鸭吃料过多,生长速度却没有增加,一般采用控制饲喂量以及保温的方法减少肉鸭吃料量,一般料肉比控制在1.75-2.0之间为宜。...

    2023年08月09日 养殖
  • 回答肉鸭饲养至25日龄后可在饲料内定期添加抗球虫的药物,比如二硝托胺预混剂、盐酸氨丙啉-磺胺喹恶啉钠粉等,预防量为治疗量的一半,可以较好的预防鸭球虫病。...

    2023年08月09日 养殖
  • 静脉注射部位:颈静脉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取出输液器与盐水瓶连接,挂在输液架上。术部剪毛,消毒,先用碘酊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术者用左手拇指横压注射部位下方2cm处的颈静脉沟上,......

    2023年08月09日 养殖
  • 回答肉鸭发烧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吃食减少或不食、羽毛松乱、喷嚏、甩鼻、呼噜、张嘴呼吸、鼻中有炎性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等,并且偶尔伴随有拉稀等症状。...

    2023年08月09日 养殖
  •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猪伪狂犬病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烧和脑脊髓炎。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林下养鸡在目前很流行,很多人相信都有尝试这个的想法,但是建立一个这样的养鸡场所也不是很轻松就可以搞定的。那么如果进行林下养鸡需要在里面准备一些什么呢?林下散养鸡要具备哪些条件?林下养鸡的......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林下养鸡是以放养土鸡或土杂鸡品种为主,在优良的放养环境下,鸡群活动时间长,可以享受良好的光照,不过要想通过养鸡发家致富,尤其在农村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一 做好引种准备 引种前应建好羊舍,羊舍应建在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只羊所需的羊舍面积按公羊1.5~2.0平方米,母羊1.0~1.5平方米计算为宜。羊舍地面应高出羊场地面20......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portant; font: 14px/24px Simsun; white-space: normal; float: none; letter-spacing: normal; co......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一、要谨慎进羊 扩大种群、更换品种、选优汰劣等等,对于不同的养殖户,都有随时进羊的要求。买羊要注意怎么选?平台以为要注意这样几点: 多观察。走路、神态、反刍、吃饮、粪......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林下养殖都可以养什么?在林下可以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每亩一般投放60-100只左右。除了养动物之外,林下还可种植小麦、大豆、花生、棉花、绿豆等作物,林下养殖需要办什么手续?国家支......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 病因:猪流行性感冒是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此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后污染环境,饲具、剩料、剩水、病猪、老鼠、蚊......

    2023年07月23日 养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9015743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